您当前的位置:地方频道-眉山  >  眉山要闻
宋学镰:但尽凡心的苏东坡启迪后人科学养生
http://www.newssc.org时间:2017-03-12 18:38来源:四川新闻网

四川新闻网眉山3月12日讯(吕伟利)近日,原彭山县政协副主席宋学镰在探讨中国养生文化时,专门写到了彭祖和“但尽凡心的苏东坡”对后人科学养身的启迪。

宋学镰文章中说:彭祖是中国养生文化的始祖,是传诵千古的养生大师。因此在他之后,中国历代文人,大都十分重视养生。翻开历代有名文人的著作,几乎都能找到有关养生的记述。仅举眉山籍的大文人苏东坡为例,他不但在诗文方面独树一帜,在个人养生方面,更有潜心体悟和独到妙得。

宋学镰十分称道东坡先生独具个性的生存方式——

“任性逍遥,随缘放旷,但尽凡心,别无胜解。”这可以说是东坡先生独具个性的生存方式。其实这十六个字中,无处不闪耀和谐自然、莫伤莫扭的养生智慧。正因为有如此旷达的生存态度,东坡先生无论在什么地方做官都活得很滋润,即使在天涯海角、边荒野地、气候恶劣的海南也不例外。

“岭南天气卑陋,气蒸溽,而海南尤甚。秋夏之交,物无不腐坏者,人非金石,其何以能久?然儋耳颇有老人,百余岁者往往皆是,八九十岁不论也。乃知寿夭无定,习而安之,则冰蚕火鼠,皆可以生……”因此,东坡先生在海南不仅身心愉快、优哉游哉,而且为政兴学大有作为,使得海南人无论当时和后世都十分称道他。可见只要有良好的生存态度,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乐,都可以有所作为。怨天尤人者,其实都是大大弱化了自身,没有一个良好心境的结果。

宋学镰强调东坡先生养生重在遵循自然法则

东坡先生的养生重在遵循自然法则。曾有人向他请求养生良方,东坡先生便说:战国时有一方,我服了很有效,特向你推荐,“其药四味而已。一曰无事以当贵,二曰早寝以当富,三曰安步以当车,四曰晚食以当肉。”对于最后一句,东坡先生解释道:“夫已饥而食,蔬食有过于八珍。”东坡先生反对腹中常饱,腹中常饱既食之无味,也不利于养生。“已饥方食,未饱先止,散步逍遥,务令腹空。”

 东坡先生对服气养生尤有体会,他继承并发展了彭祖气功的呼息方法。“养生之法,以胎息为本。”因此,他主张静坐养生。“无事静坐,便觉一日似两日。若能处治此身常似今日,得至七十,便是百四十岁。人世间何药可能有此效?”

 此静坐养生的方法,后世养生家——清代的石天基说得更为具体,他在《天地乐事》中写道:“要知静坐不必论人,惟于正务既毕之余,或每日量留若干功夫,从事于此,不废资生之业,又得清闲之福。”尤其说到静坐的好处:“当静坐之时,万虑俱忘,逍遥恬适,自有许多安乐。其中妙趣,难以言传,譬如泥水一器,终日搅扰,则终日浑浊,倘一时安定,则定然澄清矣。”如此澄清之境,既是身理的,也是心理的。身心俱清,自与天地自然和谐一致,不仅身心安康,更有智慧生出,于再动之时大有补益。

相关新闻
编辑:肖伟